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 清潔節能與減碳生產電子報
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 2015年11月第二期清潔節能與減碳生產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 計畫主網站 前往計畫主網站

新北要聞
新北公有市場換LED燈 年省150萬電費

新北市今、明2年替全市34座公有市場更換LED節能燈具,預計明年3月換完,完工後年省38萬度電,估計可省150萬元電費,泰山市場自治會總幹事陳祖 勇說,攤商們每月要付一、二千元電費,換節能燈具也能省錢。

  新北市市場處長謝俊隆表示,新北市公有市場攤商除需負擔攤位電費,還需與市場處分攤市場公共區域電費,市場處配合全市智慧節電計畫,今、明2年分階段為公有市場更換節能燈具。

  今年第一階段為泰山市場、永和永安市場等27座公有市場汰換燈具,目前剩下板橋區湳興市場、新莊區第一市場、瑞芳區第一市場還在施工,年底前也會更換完畢,估計第一階段完工後可年省125萬元電費。

  泰山公有市場自治會總幹事陳祖勇表示,公共區域電燈每天統一控制開關,攤商每月要付一、二千元電費,現在換了LED燈後,省電且照明度也提升。

  市場處表示,明年將繼續更新三峽市場等7座公有市場,共4207盞節能燈具,總計2階段汰換燈具後,屆時年省38萬度電,相當於106戶家庭1年平均用電量,可省下150萬元電費支出。

本則新聞摘錄自【聯合新聞網網站
Top

活動資訊

「2015來趣新北商圈-智慧購.主題遊.拿好康」 九宮格連線抽獎-活動延長再加碼

【新北市訊】「 2015 來趣新北商圈 - 智慧購.主題遊.拿好康」於今 (9) 日舉行「九宮格連線抽獎 - 活動延長記者會」, 正式宣告「九宮格連線」活動延長至 11 月 30 日,優惠店家增加至 1,000 家,並揭曉 11 月活動延長獎項。民眾只要下載「來趣新北商圈 app 」完成 1 格,週週抽出福容大飯店淡水漁人碼頭住宿券;連成線,即有機會獲得 HTC 年度最新發表 HTC One A9 手機等多樣好禮 。另現場由 3 位獎項入選人進行戳戳樂抽獎,最後由住在內湖的王詩婷小姐抽中頭獎 Nissan March 汽車 。
 
活動延長,效益加倍
 
  新北市經發局長葉惠青表示,今年「 2015 來趣新北商圈」不同過往消費登錄發票抽獎,而是藉由每週主題活動體驗,強化民眾對各商圈特色認識,結合中華電信及中華優購,開發上架「來趣新北商圈 app 」,是全國首創串連全市商圈智慧購, app 內容包含九宮格連線抽獎、特約店家優惠、商圈主題特色及周邊景點介紹, 10 月活動開始至今已為新北市 21 處商圈店家創造 34 萬人次以上的來客數,有效吸引民眾前往商圈遊逛進而消費,達到增加商圈店家營業額之實質效益。為延續及擴散活動效益,將活動延長至 11 月 30 日,鼓勵原先已下載但未完成連線的民眾繼續任務外,更將推廣擴及未下載的民眾參加,為商圈店家創造更高來客數及營業額。
 
獎項加碼,優惠回饋
 
  新北市商圈聯合會理事長黃金福表示,不少商圈店家反應活動開始後,商圈來客數即有明顯成長,民眾為完成任務,必須親自到商圈店家掃描 QRCODE ,為商圈店家創造更多的商業機會。活動延長至 11 月 30 日,不僅優惠店家增至 1,000 家,民眾能享受更多優惠,商圈店家有生意上門,是互惠雙贏的局面。
 
  經發局表示,因應活動延長,特別推出 11 月加碼獎項,包含連線抽 -HTC 年度最新發表 HTC One A9 手機、 Dyson 吸塵器、 RIMOWA 旅行箱及下載完成 1 格週週抽 - 福容大飯店淡水漁人碼頭住宿券,來不及下載完成連線的民眾,可以把握機會參加抽獎;已完成連線的民眾,可以朝 8 條線的目標邁進,連線越多,中獎機會越大。
 
  此外,九宮格連線任務將新增「 2015 新北好食光」任務,總計 40 家「新北特色餐館」業者提供優惠並張貼 QRCODE 供民眾完成任務,從即日起至 11 月 30 日,民眾到「新北特色餐館」消費並下載「來趣新北商圈 app 」或出示活動頁面,即贈送精美好禮(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優惠店家種類更加多元,提供民眾更多不同的消費選擇。
 
現場抽獎,決定 10 月汽車大獎得主
 
  記者會現場邀請 3 位獎項入選人出席,進行戳戳樂抽獎,最後由住在內湖的王詩婷小姐抽中頭獎 Nissan March 汽車;二獎 InFocus 70 吋液晶電視和三獎 Apple Watch 則分別由李姓女子和陳姓女子獲得。
 
  王小姐表示,抽中當下非常驚訝,從沒想過能獲得汽車大獎,上週知道自己入選前三獎要至現場抽獎時,就一直希望能獲得頭獎。在知道新北市推出「 2015 來趣新北商圈 - 九宮格連線 」 活動後,就 利用週末假期跟老公帶著小朋友出去玩,順便完成九宮格任務,也讓小朋友體驗各地景色與民俗風情。而在到訪新北市 8 個商圈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峽老街商圈,因為小朋友吃金牛角吃的不亦樂乎。
 
  另外,獲得二獎的李小姐, 10 月的時候懷孕請產前假,而朋友推薦他參加 九宮格連線活動,希望他多走走,對生小孩有幫助,所以花了 2~3 週的時間到新北市 9 個商圈,完成 8 條連線,現在在坐月子中,也特意前來現場抽獎。
 
   經發局表示, 歡迎全國民眾下載「來趣新北商圈 app 」,共襄盛舉一同來趣新北商圈,體驗新北商圈充滿多元文化、在地美食、特色景點、手作文創等獨特商圈樣貌!活動詳情請至「2015 來趣新北商圈」網站查詢: http://2015ntpcmp.com.tw 或加入臉書「來趣新北商圈」粉絲團追蹤最新活動訊息。

 聯絡人:     蘇凌平
聯絡單位:     商業發展科
聯絡電話:     5325
電子信箱:     ai1949@ntpc.gov.tw

本則新聞摘錄自【新北市政府網站
Top
 
國內要聞
歐商憂缺電 經濟部:多招因應 穩供電

針對歐洲商會反映,若未來在台電力得不到保證,企業將不會維持或增加投資,經濟部今天說,為穩健供電,已持續推動機組汰舊換新、智慧節電計畫、加速天然氣第三接收站計畫等。

  台灣今年夏天電力備轉容量率降到5%以下,引起企業領導者對未來電力供應的高度關注,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今天發表「2016年建議書」指 出,台灣 已承諾在205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到2005年的一半,但目前台灣仍高度依賴碳基能源如燃油、燃煤及天然氣,占總能源比例約90%。

  歐洲商會更呼籲,台灣應對核子能源做出明確的決定,並表達若未來在台灣電力得不到保證,企業將不會維持或增加在台投資。

  針對今年夏天備轉容量曾一度低於5%,經濟部能源局長林全能解釋,主因為今年夏天真的很熱,部分機組故障,加上缺水,無法進行水力發電所致。

  觀察中長期電力供應情況,林全能表示,台電許多發電機組正進行汰舊換新,除了谷關青山電廠4部機組已經串連,對供電有很大幫助外,新林口1號機明年7月也將加入供電行列,而天然氣第三接收站計畫也在加緊進行中。

  由於許多汽電共生發電還有餘裕,經濟部已建議台電可擴大收購。

  針對歐商關切台灣推動溫室氣體排放量減量進度,林全能表示,今年政府已開始推動智慧節電計畫,目標節電2%,並盼工業部分也能比照節電2%,未來若能順利執行,將有助抑低電力需求。

  至於未來幾年是否會發生缺電危機,林全能表示,危機是視環境變化而產生,但他強調即使電力開發不順利,政府也會有不同方式因應。

  林全能表示,未來幾年備用容量率都在10%以上,只要不遇到像今年缺水又很熱情況,將可穩健供電。

  面對未來核能機組將逐步除役,供電情況恐越來越嚴峻,林全能表示,已同步做好相關工作,核一1號機去年底已提出延役申請,目前同步進行除役工作,「我們都把路備好」,無論最後政策為何,都可以順利執行。

本則新聞摘錄自【中央通訊社網站
Top
政院種綠電 擬闢3,800公頃專區

據悉,毛揆週三(18日)將研商拍板打造農業光電專區政策,大面積集中區域舖設太陽光電,優先選定嚴重地層下陷區、黃金廊道地層下陷區、公告污染及管制農 地場址、畜禽舍農業設施等地區,總計約近3,800公頃可釋出分年種綠電。

  初估農業光電專區可吸引太陽光電業者投資逾1,200億元,其中饋線至少需投資2、30億元,才能發揮最大供電效益。市場預估,友達、李長榮、大同等系統廠商可望在加速再生能源投資中受惠。

  行政院已核定再生能源發展計畫,至2030年再生能源占總發電裝置容量將逾3成,其中太陽光電將增至8,700MW(百萬瓦),2016年起每年以500MW擴增。

  據了解,毛揆希望尋找一整塊大面積不適農作的農地,區域集中規畫專區種綠電,日前出題指示國發會邀經濟部及農委會研究,最快週三將聽取專案簡報。

  農委會統計,地層下陷13萬公頃土地將釋出6.7%約8,710公頃農地種綠電,但最後從高鐵沿線彰雲嘉等嚴重地層下陷區9萬多公頃農地中,公告最優先釋出18區1,253公頃做綠電投資,區位相當集中。

  此外,在雲彰高鐵3公里沿線黃金廊道區,農委會原計畫種樹,現也打算為減少超抽地下水,將釋出約1,200公頃結合綠電;而環保署已公告污染整治及污染控制場址農地,可供種電面積約360公頃,例如桃園RCA工廠污整的土地。這三大區域皆可舖設地面型太陽光電。

  另外,農委會放寬豬舍養雞場等畜禽舍的屋頂可結合綠電,調查各縣市示範點結果,台中新社、嘉義東石、彰化芳苑、及雲林四湖等農業設施結合綠電約800 多公 頃,可投資屋頂型太陽光電,而下面仍可作農業利用。另有藍委建議再放寬魚塭養殖場供出租種綠電,農委會考慮嘉義沿海有群聚效應地區才可開放。

  總計結合綠電農地或農業設施約3,800公頃,估可舖設逾2,500MW太陽光電,但因彰雲嘉有很多農地並無電網設施,可供電容量僅290MW,必須搭配輸配電網的建設投資,才能發揮綠電最大效益。

  官員說,若毛揆裁示農業光電專區列為重點推動政策,台電投資電網必須將農業光電專區列入考量,經部認為若輸配電線在5~6公里內,太陽光電業者還是有意願投資。

  農業官員說,不論嚴重地層下陷區、黃金廊帶區、污染管制場址、農業設施區,向農民租借農地種電的投資案,必須先向地方政府申請初審,再由農委會複審許可,不會恣意濫用農地或破壞生態。

本則新聞摘錄自【中時電子報】網站
Top

國際要聞
研究:減碳轉捩點 G20中11國碳排下降

由科學家與其他專家組成的氣候透明組織(Climate Transparency)今天(10日)發布研究報告指出,二十國集團(G20)當中,有11個成員經濟體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呈現下降,這是對抗氣候 變遷的一個轉捩點。

  報告也指出,二十國集團當中有15個成員,最近幾年在再生能源方面出現強勁成長。

  報告指出,G20在氣候方面採取的行動,已經來到一個轉捩點。

  報告指出,二十國集團成員國全都必須迫切的讓他們的經濟去碳化(decarbonize),以符合聯合國的目標,將溫度上升的幅度控制在比工業革命以前高出不超過攝氏2度,以減少熱浪、洪水以及海平面上升的情況。

  由中國大陸和美國為首的二十國集團各國領袖,15到16日將在土耳其開會。而法國也預定11月30日到12月11日,在巴黎召開全球氣候高峰會,試圖通過一項限制2030年後氣候變遷的計畫。

  報告指出,截至2012年的5年中,澳洲、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英國、歐洲聯盟、南非、義大利、法國以及墨西哥等11個成員經濟體,人均碳排放量都下降。

  至於人均碳排放量持續上升的經濟體,則都是二十國集團中人口最多的國家,包括中國和印度;其他還有沙烏地阿拉伯、南韓、俄羅斯、阿根廷、土耳其、巴西以及印尼。

本則新聞摘錄自【中央廣播電台網站
Top
2014年近半新電廠發綠電 再生能源躍居主流

再生能源已成為主流能源了嗎?根據國際能源署(IEA)10日發表的世界能源展望報告,2014年新設立的發電廠中,近半是再生能源電廠,顯示能源轉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報告指出,綠色能源現在是全世界第二大能源,僅次於煤,並且將於2030年代初取代煤。

  IEA執行總裁Fatih Birol表示,現在再生能源已成為主流能源,吸收60%的新投資。但Faith也警告,化石燃料2014年接受了4900億美元(約16兆新台幣)的補貼,顯然競爭不太公平。

  在能源轉型過程中,IEA表示目前原油每桶不到50美元,2020年很可能只會回到80美元,然後繼續微幅上漲。IEA指出,2015年石油探勘和生產的投資減少20%,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和巴西等國的相關計畫持續停擺中。

  IEA預測,再生能源的快速興起將導致碳排放成長大幅趨緩。但是根據IEA的計算,全世界仍往暖化2.7°C邁進,顯著高於臨界值2°C。再過幾週就是聯合國巴黎峰會,IEA報告指出,全球仍需要積極減排。

  「2.7°C和2°C的差異絕不是把外套脫掉就能適應的——這對所有人都會造成衝擊。」Birol說。

  IEA預測,到了2040年,燃煤市佔率將掉到15%:「煤在全球能源的市佔率從2000年的23%增加到今日的29%,但是其背後的動能正在減少。」

  Birol指出,中國的轉變是煤沒落的主要因素。中國能源需求最旺盛的時期已經過去,現在他們有全世界最大規模的能源效率計畫,也是再生能源的領導者,又有主要核能計畫和非傳統天然氣的成長趨勢。

  不過IEA也預測,2040年印度和東南亞的煤需求將成長兩倍。Birol指出,東南亞是全世界唯一煤市佔率成長的地區。因缺乏氣候政策,便宜的燃煤和再生能源將會排擠該區的天然氣。

  Birol認為,2040年印度將成為全球燃煤和石油使用的主要驅動力,同時其太陽能設備將佔全球的20%。「印度的選擇格外重要,因此必須支持印度發展乾淨和效率的能源。」Birol說。

本則新聞摘錄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
Top
 
清潔節能與減碳生產電子報為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與使用。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地址:22001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3、4樓   電話:(02)2960-3456 傳真:(02)8968-3103
執行單位:有新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11052 台北巿信義區基隆路2段77號10樓之2 電話:(02)2378-3588 傳真:(02)2378-2568

非垃圾信宣言為本系統運作原則,或者您可按這裡取消訂閱。
NON-SPAM proclamation states our policy, or click HERE to unsubscribe.
Copyright © 2000~2025 Idea Captor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ETMAIL 輕鬆發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