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 清潔節能與減碳生產電子報
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 2015年10月第一期清潔節能與減碳生產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 計畫主網站 前往計畫主網站

新北要聞
新北服務網 為產學合作牽線

產學合作再進階,新北市政府經發局昨宣布與經濟部人才推動辦公室、教育部區域產學合作,首創「新北產學橋接服務網」平台,為企業媒合各項產學技術,藉此升級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價值。

  新北市副市長陳伸賢表示,新北市公司登記高達廿五萬家,其中八成都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最需要轉型、人才需求。經發局首創新北產學橋接服務網,以技職實習、日間技職實作、產學攜手專班、產業先期培育方式,幫助產學合作。

  「產學合作創造雙贏」,陳伸賢說,學界能以新穎技術、創意提案,幫助產業界技術升級、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媒合企業人才,學生則透過先期培育、產訓機制,提前熟悉產業界,讓學生無縫接軌進入職場,藉此降低企業缺工也幫助學生就業。

  例如雷射雕刻廠商好幫手彩藝公司,兩年前透過經發局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與台灣藝術大學合作,成功開發出「客製化」筆記本、「立體化」立體卡,讓商品添加文創,價格也提升二至三倍。

  彩藝經理邱文婷表示,學生天馬行空的創意,讓他們產品更創新,包括結合時鐘的盆栽,還有可更換吊飾的木雕戒指等。

  台藝大圖文傳播藝術學系主任韓豐年則說,作品變成產品,因應大量製造,材質、製造流程、機器都需經過修改,其中,還要增加防偽性,廠商透過豐富的經驗,可加速學生轉化過程,也能教導產品標準,「這些都是學校難以教導」。

  經發局表示,新北產學橋接服務網結合中央單位和地方單位,擴及台北市、桃園市,未來,廠商、學校都可透過服務網表達意願,市府協助調查意願、媒合,開拓產學合作機會。

本則新聞摘錄自【聯合新聞網】網站
Top

活動資訊

2015來趣新北商圈 起跑記者會

  「2015來趣新北商圈-智慧購˙主題遊˙拿好康」於今(29)日舉行啟動記者會,由新北市長朱立倫親自啟動「來趣新北商圈app」儀 式,展開為期1個月的活動,民眾只要下載「來趣新北商圈app」,即獲得新北市21處商圈800家的店家優惠券,若完成九宮格連線1格,即有機會獲得大阪 來回機票加環球影城門票,連成線,除了可兌換限量各2000份的U型枕及野餐墊等紀念品外,更有機會獲得汽車等多項大獎!歡迎全國民眾共襄盛舉一同來趣新 北商圈,體驗新北商圈充滿多元文化、在地美食、特色景點、手作文創等獨特商圈樣貌!

  新北市長朱立倫表示,新北市政府積極輔導商圈成長,包含結合新北市商圈聯合會,透過加強組織運作,串連新北市21處商圈,促進各商圈組織間經驗交流,讓商圈橫向溝通更有效率,並透過跨局處會議,集結各方資源,凝聚商圈發展關鍵資源配置共識,以提升商圈發展效益。

  今年首度結合中華電信及中華優購,開發上架「來趣新北商圈app」,是全國首創串連全市商圈智慧購,app內容包含九宮格連線抽獎、特約店家優惠、商 圈主 題特色及周邊景點介紹,民眾只要下載「來趣新北商圈app」,等於下載新北市21處商圈800家店家的優惠折價券及新北市商圈主題特色導覽、百大特色旅遊 景點資訊地圖,掃描商圈特約店家專屬QR code後不僅可以完成連線抽獎,出示畫面更可享有特約優惠,讓民眾在遊逛新北商圈的過程中充滿趣味。未來活動結束後,仍會持續更新店家優惠,推動新北商 圈O2O(Online To Offline,是指將實體商務與電子商務做結合,藉由行銷活動或購買行為將消費者帶至實體通路。)的新里程,達到持續行銷新北商圈的實質效益,同時滿足 民眾與商圈店家的需求。

  經發局表示,新北市因幅員廣大,各區人文歷史及自然環境皆不相同,形成多樣化商圈形態,各商圈特色迥異,造就多元的商圈樣貌,今年目標整合行銷新北市 商 圈,依據21處商圈不同的特色,包含多元文化、在地美食、特色景點、手作文創等,提供民眾遊逛的多樣選擇,並規劃每週推出不同商圈體驗活動,首先 10/3-10/11來趣鶯歌-陶藝生活節,內容包含鶯歌萬馬樂陶陶(百人接力創作馬賽克拼貼)、生活美學達人開講、鶯歌砌陶藝趣手作,接著還有深坑、蘆 洲、永和、府中等商圈體驗活動。另外也推出「樂齡月」優惠,凡年滿65歲民眾於活動期間至特約店家消費,只要出示身分證件皆可享有優惠。

  「2015來趣新北商圈」今年首創「來趣新北商圈app」九宮格連線,下載後隨機帶入新北市21處商圈,邀請民眾一同至商圈進行連線任務,只要於指 定商圈掃描收集2個特約店家QR code,即完成1格任務,就有機會獲得10月週週抽出大阪來回機票加環球影城門票。連成1線及2線,除了可兌換各限量2,000份的U型枕及野餐墊,更 有機會獲得汽車、Apple Watch、70吋液晶電視等多項大獎,連線越多中獎機率越高(最多8連線=8倍),總獎項價值超過百萬!

  另外,將於新北市21處商圈設置吉祥物「橘比」裝置物,邀請民眾至商圈與橘比裝置物合照,上傳至活動平台(WOW挖好康),10月週週抽出包含香港來 回機 票、iPad mini 3及溫泉會館雙人住宿等多樣好禮;參與投票,按讚支持喜歡的照片,就有機會獲得Apple Watch,得票數最高之照片,即為最高人氣獎,可獲得 iPad mini 3 壹台。

  新北市經發局長葉惠青表示,今年「2015來趣新北商圈」不同過往消費登錄發票抽獎,而是藉由每週主題活動體驗,強化民眾對各商圈特色認識,搭配九宮 格連 線並於21處商圈擺放橘比主題裝置物提供民眾互動拍照上傳等活動抽獎,期望吸引民眾前往遊逛進而消費,以提升各商圈商機與知名度,帶動整體區域經濟發展與 增加商圈營業額。


  活動詳情請至「2015來趣新北商圈」網站查詢:http://2015ntpcmp.com.tw或加入臉書「來趣新北商圈」粉絲團追蹤最新活動訊息。

本則新聞摘錄自【2015來趣新北商圈網站
Top
 
國內要聞
經部:31企業綠電認購量占全年度85%

今年度的綠電認購量已突破1.55億度,經濟部今(5)日頒發綠電標章予31家認購25萬度以上的企業。經濟部並表示,雖然最新的民調結果顯示,6成5民 眾雖然支持買綠電,但願實際行動者不足3成,認同綠色電力者與實際響應者間仍存在相當落差,但這更顯示了經濟部在推廣綠電部分,仍有更大的努力空間,及對 於推廣初期即支持認購者表示肯定及感謝。經濟部未來將透過已公布之綠電標章加強宣導,讓民眾不但認同綠電,並且支持及認購綠電,在推動再生能源發展上,有 良性的循環。

  根據經濟部民調,在綠色電價計畫試辦屆滿一年後,有65.4%的民眾贊同以購買綠電方式支持再生能源發展,69.3%的民眾認為應有更多企業投入認 購。然而,同時亦有高達97.1%的民眾並未申購綠電,其中有意願在未來認購者更只占26.9%。經濟部對此說明,觀念化為具體行動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對 於願意走在時代前面的人,我們應該加倍肯定。

  經濟部指出,若將今天參與大會的31個企業用戶認購度數加總,一共占了今年度全國認購量的85%。肯定他們「不是要使大家以為認購愈多愈好,每個用戶 的用電需求都不同」,而是「想讓所有人知道,有一群人正為臺灣的綠能發展默默付出,值得效法」。今年綠電可認購量約剩6億2千萬度,只要全國1,300萬 用電戶中,如果年底前有一半用戶認購100度綠電,就能買光今年度所有的綠色電力,而政府也將有更多餘裕加速綠能發展。

  日前能源局已透過i-voting,邀請民眾票選合意的綠電標章設計。標章依照認購度數分成三個級距,並用不同顏色呈現,以便利用戶標註自身對於綠能 發展的貢獻。而今天頒發標章是限量訂製版,做為這31家企業特別貢獻的紀念。之後,經濟部將加印標章貼紙,提供其他認購戶貼在門口或大廳,「希望有天我們 的標章能夠貼滿全臺灣,使福爾摩沙不只是美麗之島、人情之島,也是低碳環保之島」。

  另外,經濟部表示,「價格」是目前民眾考量購買綠電與否的主要因素,由於再生能源發電須達到一定規模才能降低成本,故現階段綠電價格仍比傳統發電貴上 許多。然而,換個角度想,綠電於生產期間的碳排放趨近於0,「購買綠電是最方便的減碳手段」。而且,當有愈多人購買綠電,就可以鼓勵愈多的業者投入綠能生 產,價格自然就會降低。

  能源局補充說明,前31名認購戶仍以用電量多的製造業為大宗,但不乏服務業、金融業的參與,例如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101、富邦金控等。可見,愈 來愈多企業將綠電認購視為CSR(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此外,再生能源現階段雖受限氣候因素無法全天供電,對降低限電風險的貢獻有限,惟考量國家長遠 電力發展,實有及早推廣的必要。

本則新聞摘錄自【經濟部能源局網站
Top
毛治國:電力備載容量最低剩2% 隨時可能限電

行政院長毛治國6日表示,今年電力備載容量好幾次只剩2%左右,加上新的火力發電機組未來兩三年仍銜接不上,因此備載容量個位數在明年會是常態,隨時有限電可能。

  毛治國6日上午到立法院接受國民黨立委吳育昇質詢,被要求回應核一廠是否如期除役。吳育昇說,核一廠的兩座反應爐,最遲應於2019年底除役。他強調這不是反核,而是證明台灣可以處理老舊核電廠問題。

  對此‧毛治國和經濟部長鄧振中僅表示決策時機點在明年底,引起吳育昇不滿,他表示,這只會顯示國民黨沒有決策能力。吳育昇指出,如果蔡英文明年上台,一樣會把核一廠關掉,核二、核三也會跟著除役,核四則永遠不會運轉。

  毛治國表示,核一除役的決策點確實是明年底,但過去一年,實際可用的備轉容量最低曾只剩2%上下,未來即使有新的發電機組,也是好幾年後的事,因此未來低備轉容量可能是常態,台灣將面臨限電、缺電可能。

  毛治國指出,台灣的能源選擇真的很少,目前雖全面開發再生能源、天然氣發電,以及火力發電機組重建,但兩三年內仍無法銜接上。因此,在決定核一是否除役的法定期限前,他要先保留態度,因為2%的電力就能決定限電與否。

本則新聞摘錄自【風傳媒網站
Top

國際要聞
國際趨勢-多元誘因 提高中小企業節能成效

各國透過法規控管、節能查核、財政措施等方式,推動落實節能政策,過去大多聚焦高耗能產業或是大型能源用戶,如今中小企業的節能日益受關注,並期望藉此提高整體節能的範疇及成效。

  中小企業雖然總體耗能較少,但仍有不小節能空間與機會。中國大陸公信部評估,重點用能行業的中小企業,潛在節能效果至少可達20%;印度能效局表示, 中小企業能耗成本的改善空間約為20%至40%;美國能源情報署指出,少於250名員工的中小型工廠,每使用一度電要多支出30%的能源成本。

  以美國為例,不同層級單位都開始設立具彈性及高度協調的節能專案,使得中小型製造業在兼顧財務健全與生產力下,更願意參與節能,同時培育能源方面的人才、強化競爭力。

  日本則強調,從能源效率的技術研發、節能診斷、設備補貼等出發,調整產業結構,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和能源支出,協助中小企業提高節能成效;歐盟更提出 「20-20-20」氣候能源目標及「2020策略」,發展能源查核計畫,促使中小企業有效節能並提高能效,甚至規範成員國需將EED(歐盟能效指令)納 入法規,達成節能改善。

  彙整各國中小企業節能措施,大致分為能源查核與節能輔導、促進中小企業參與並提高節能措施的執行率、降低前期節能投資障礙、與建構能源管理系統等4類措施。

  不過就各國中小企業節能措施運作經驗,發現節能並不是中小企業的首要經營考量,而是更關心能源使用及投資回收狀況。再者,中小企業在節能投資的成本及 風險上,負擔能力也較有限。且普遍缺乏節能的資訊與知識,專責的能源管理人員。加上中小企業數量龐大、行業別分散,導致節能措施的執行複雜度高。

  為了更有效推動中小企業節能,須提供更充分的驅動力。

  例如在能源查核與節能輔導措施,可以引進如美國「工業評估中心」(Industrial Assessment Centers,IACs)的模式,與大專校院合作培訓學生及教員擔任能源查核員,並由專責單位評估實施成效及資料監管。

  此舉可以提升查核人力的質量,也能讓查核資料庫更完備且可操作,改善執行度追蹤模式;甚至可以藉此培育更多綠能人才、降低學用落差,未來在政策及產業上更能落實節能。

  或在提升中小企業的節能意識上,在能效提升的網絡模式上更具彈性化。

  像是德國的「學習型能效網絡」(Learning Energy Efficiency Networks),由每10至15家不同行業的中小型製造業組成一個節能網絡,協同運用能源查核診斷與能源管理系統,為參與成員查核節能潛量並訂定節能 目標,同時發展共通性的節能措施,搭配現場查核及定期會議等,分享節能資訊、監控執行狀況,提高節能成效、降低成本。

  在需要投資的節能措施上,除了專案貸款,也需有更適切的金融貸款專案或財賦補助方式。

  美國提供帳單融資(OBF)及帳單償還(OBR)的機制,讓中小企業利用能源帳單分期扣抵,或由第三方金融機構支付前期成本,再由能源帳單分期還款。藉此提高節能滲透率,激發中小企業對節能投資的需求。

  運用公協會的組織網絡,或由品牌企業及大型廠商透過供應鏈的引領,或結合企業社會責任、碳權等方式,都可以提高中小企業參與節能的動機,實際效益還包括減少能源帳單、提升企業形象,改善產品品質、提高作業安全。

本則新聞摘錄自【中時電子報網站
Top
聯合國永續峰會 各國明年將擬訂發展目標

聯合國永續發展峰會27日於紐約結束,更積極的全球永續發展藍圖於焉誕生;接下來各國領袖的工作,是用未來15年的時間專注於實踐這些願景。任務很清楚,但 做起來並不容易。各國領袖返國後,必須採取相關行政、法律、規範和財務決策,落實全球永續發展議程。每個國家都必須發展出各自的國家指標和實踐計畫。「最 重要的是,接下來的幾個月,各國必須找出達成目標的方法,設定比較基準和指標,以評估他們的努力。」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總裁Yolanda Kakabadse說。

  明年3月,各國必須將指標定下來,讓聯合國追蹤全球的進步狀況。「設定指標意味著在可管理與可顯示進步的事務之間達成微妙的平衡。例如,在終止飢餓的 議題上,國家可能偏好以糧食產量作為指標:這個數據是容易取得 和測量的。然而,如果以糧食產量作為單一指標,可能無法顯示出土壤健康、基因多樣性、水資源系統健全度、勞工環境、土地可取得性和市場價格等同樣影響糧食 安全的議題。」

  Kakabadse解釋,「關鍵在於各國的合作,以及確保資料的透明度。」短期而言,滿足這些新的全球目標仍需要在巴黎峰會上產出相輔相成的氣候協議。若沒有強而有力、有科學基礎的氣候協議加速減碳,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就難以實現。

  「沒有糧食與水資源安全,就沒有經濟安全,而氣候變遷問題尚未解決,則以上三者都會落空。」Kakabadse說。

  對抗氣候變遷應,被視為是2030年議程的首要任務。先對抗氣候變遷,方可實現保護海洋、淡水、森林和人類等其他目標。各國領袖必須在巴黎峰會上產出 與永續發展目標同樣積極、公平的氣候協議。新永續發展目標的氣候相關內容,包括大幅增加再生能源的使用,並提升能源效率。此外,也包含富裕國家有責任協助 脆弱國家對抗氣候災難,並在2020年前每年籌募1000億美元的綠色氣候基金,支持開發中國家減碳。

本則新聞摘錄自【環境資源中心網站
Top

清潔節能與減碳生產電子報為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與使用。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地址:22001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3、4樓   電話:(02)2960-3456 傳真:(02)8968-3103
執行單位:有新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11052 台北巿信義區基隆路2段77號10樓之2 電話:(02)2378-3588 傳真:(02)2378-2568

非垃圾信宣言為本系統運作原則,或者您可按這裡取消訂閱。
NON-SPAM proclamation states our policy, or click HERE to unsubscribe.
Copyright © 2000~2025 Idea Captor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ETMAIL 輕鬆發電子報